close
瓊瑤辭世!文化人哀悼 具象徵意義的存在

字級設定:小中大特
自1963年起正式出版第一部作品《窗外》至今,筆耕逾一甲子,寫出了60多部作品,瓊瑤(本名陳喆)被奉為「華文世界愛情文學繆斯」,曾創下台灣文壇紀錄的她,選擇「翩然」離去的3天前,還在臉書「瓊瑤的春光花園」粉專親自回覆讀者,當時的她便對張忠謀自傳中引《庭院深深》談與前妻的關係,嘆「不如離去!」特別有感,並表示「我是不如歸去,他用的是另一版,不如離去!」
台灣文史學者、作家陳芳明就曾指出,1963年瓊瑤出版《窗外》時,自己還是高二的學生,該小說應是自己最早的文學啟蒙;譯者暨東美出版社總編輯表示:「瓊瑤在我們的年少歲月,是具有象徵意義的存在。」她表示自己讀瓊瑤大約是小學階段,雖然閱讀經驗已淡忘,但記得的,是唯美浪漫的氛圍。
作家,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也在臉書哀悼,自己在辦公室裡放了幾本她送的書,總謙虛地說「隨便看看吧」,也憶起自己才跟瓊瑤說年底了,想去看看她。也每每在與她訊息往來時,希望她多寫些文字在臉書,好寬慰喜歡她文字的讀者,但她總是淡淡地回沒什麼特別好寫的,沒什麼特別好紀錄的,這樣的回應如今想來是疏忽了。
以下內文出自: 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241204005031-260405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